中国湿地保护之路
 日期:2022-11-22   浏览:951   来源:瑞金党性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天人合一 万物共生 中国湿地保护之路

本报记者 范昊天 强郁文 刘温馨

江苏省盐城市拥有582公里海岸线、76.97万公顷湿地,孕育着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每年约有300万只候鸟在这里停歇、繁殖和越冬,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心节点。2019年,位于盐城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盐城市东台条子泥湿地日出景象。新华社记者 杨 磊摄

在江苏盐城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成群飞行。陈国远摄

湖南常德全市现有湿地19.089万公顷,其中纳入保护面积13.68万公顷,保护率达71.66%。图为该市的穿紫河。陈君君摄

日前,在武汉参加《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中外代表参观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金振强摄

近日,大批越冬候鸟飞抵位于湖南常德境内的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秋冬季节,这里都会成为候鸟迁徙的通道和停歇地。图为11月在湖南西洞庭湖湿地拍摄的小天鹅和灰雁。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2005年,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当时的西溪湿地保护区,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位于杭州西北,有“天堂绿肺”之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今天的西溪湿地,实施保护的总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已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的重要资源。

图为西溪湿地的工作人员用船运送刚采摘的柿子。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中国过去30年所取得的湿地保护成就以及所设立的宏大目标和湿地保护管理方式,形成了湿地保护的“中国样本”。

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致力于凝聚各方共识,推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方案和经验获普遍称赞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文明孕育、传承和发展的沃土,是地球留给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湿地公约》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是最早的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之一,致力于全球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本次大会上,湿地保护的中国智慧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议题。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湿地保护专家、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代表、国际组织代表等齐聚武汉,分享湿地保护案例,总结和听取中国湿地保护的成功经验,共同促进世界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中国绿化基金会秘书长陈蓬将“湿地保护的东方智慧”总结为7个方面: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手段为辅;优化保育措施,加大管护力度;强化专业培训,壮大人才队伍;兼顾保护与发展,促进“两山”互动;依托科技进步,勇于开拓创新;注重开放合作,加强多方交流;广泛组织动员,开展自然宣教。

“相较于全球其他国家,中国充分利用了传统的东方智慧,探索出了多种多样优秀的湿地管理方法。”《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执委办主任孟宪林表示,从天人合一、万物共生,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中国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变革和探索。

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中国坚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公约宗旨和义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保护道路。

“30年的时间并不短,我们已经目睹了中国湿地保护方面的智慧和展现出的领导力。”《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说,中国过去30年所取得的湿地保护成就以及所设立的宏大目标和湿地保护管理方式,其他缔约方都可以学习,不仅包括科学的方法,还包括空间布局方案以及立法框架,促进全球合作、形成合力等。

“在我们看来,中国传统的湿地利用拥有大量的最佳实践,例如桑基鱼塘、稻鳝共作等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中长久获取物产的典型案例,也是朴素的可持续经济模型。”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说,今天湿地保护的东方智慧,不仅仅来源于传统的湿地利用方式,更是基于当下全球治理、经济水平、社会现状、技术革新中的新实践和新思考。

孟宪林认为,中国保护湿地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国家在加强法治建设和战略规划引领上的努力,还包括依托科技进步、关键技术攻关、标准规范建设等,提升湿地的监测能力和保护、修复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始终坚持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等。

《湿地保护法》为中国湿地保护筑牢坚实根基

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湿地修复工作,恢复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

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发挥着维持生物多样性、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储碳固碳等作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廖宝文表示,中国近年出台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等文件,大力倡导“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理念。经过长期实践,中国已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红树林修复技术标准体系。

“以往对红树林的营造和修复单纯注重植被本身,而现在更关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恢复。”廖宝文介绍,受潮汐作用影响,红树林是所有自然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高的。如果过度强调红树林植被,可能会导致修复工程存在生态风险;过分强调人工修复,也会压缩红树林自然恢复的空间。中国本土有37种红树林植物种类,修复过程中要尽量选择乡土种,减少外来种的种植。

“除了种树,我们还应留一点潮沟、光滩和浅水水域给野生动物。比如100亩滩涂地中,种植红树林原则上不超过60亩,剩下40%的空间留给鸟类和其他动物栖息。”廖宝文说,“下一步,要系统全面部署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特别是要给红树林自然恢复留足生态空间。”

中国湿地类型众多、分布面积广,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科学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对着力保护恢复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1月11日,在大会日内瓦分会场,江苏盐城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陈志洲在论坛发言中说,盐城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在湿地生态治理方面,我们坚持基于自然的修复方案,先后实施了引水补湿、退渔还湿、芦苇控制、互花米草控制等试点工程。”陈志洲介绍。

每年,中国约4/5以上的野生丹顶鹤在这里越冬。近年来,保护区开展了丹顶鹤人工繁育和野化研究,今年育成丹顶鹤42只,连续5年发现野化丹顶鹤野外自然繁育成功。

保护区总面积约24.73万公顷,如何在修复的同时加强管控,是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

“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湿地生态进行全时监测,配备有2辆巡护车、6架无人机、297个监控摄像头;开展管护站职能改革,建成标准管护站4个。”陈志洲说,保护区与林业部门形成了联动机制,共同构建生态保护和野生动物管护的条块网络。

“中国实践”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广东湛江,红树林茂密连片,越冬候鸟云集。近年来,在巩固好绿色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湛江着力探索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化。加快推进海洋碳中和试点城市建设,湛江红树林项目成为中国首个蓝碳碳汇项目,红树林正逐步成为“金树林”。

《湿地保护法》提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着力破解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有关专家表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出一条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浙江杭州西溪湿地将城市、人民、湿地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湿地得到修复,城市环境和功能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收入和幸福感也显著提升。

西溪湿地保护的智慧体现在哪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琳介绍,一方面是保护和修复,通过截污纳管、引水入园、植被生态修复等方式抢救性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恢复秋雪庵、西溪草堂等45处自然人文景观,保留西溪湿地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

另一方面是实践和利用,开发民俗节庆活动,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原住民就业,从事渔耕、农耕和管理服务等工作,共享保护利用的成果和收益。据统计,自2005年开园以来,西溪湿地累计营业收入近22亿元,对促进周边地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洞庭湖西岸,蕴藏城头山稻作湿地文明。“山、水、林、田、湖等生命共同体自然融合的城市生态,形成常德湿地资源丰富、魅力独特的格局。”常德市原副市长龚德汉介绍,全市现有湿地19.089万公顷,其中纳入保护面积13.68万公顷,保护率达71.66%。

近年来,常德市通过健全湿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加强专项整治和系统治理,实施补水、引水清流、河湖连通工程等,城市更加宜居,市民尽享青山绿水时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点绿成金”还离不开企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力量。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手美乐家(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正科学、有序地推动包括海草床在内的滨海湿地保护修复和蓝碳生态系统碳汇效益提升工作;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武汉光谷山水公益基金会和当地社区一起开放岗位,组建黑颈鹤监测队伍,并尝试种草缓解高原湿地草地退化……本次大会上,一场场边会和分论坛,传递出“两山”互动与转化的新思考、新路径。

“中国主张”助力全球湿地保护新发展

在湿地保护的中国实践中,国际组织的参与和助力也功不可没。本次大会上,多家国际组织代表和外方代表阐述了各自在中国湿地保护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中国智慧对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国际合作的借鉴意义。

“在中国的湿地保护事业中,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这其中不仅是观察者,也是倡导者和支持者。”卢伦燕说,世界自然基金会开设长江及淡水保护项目20多年来,在湿地的在地保护、人工湿地净化水源、社区参与等可持续湿地利用等方面作出了大量示范;积极倡导《湿地公约》,协助保护区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协助城市申报并建设国际湿地城市。

“20多年前,我们的同事致力于将当时全球先进的湿地保护和管理经验引入中国,解决淡水生态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卢伦燕说,如今,中国在参与的多个全球保护议题中,在湿地领域的引领角色尤为明显。因此世界自然基金会除了贡献于湿地保护本身,更希望能够扮演好中国与国际湿地舞台交流的“桥梁”角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全球环境基金的国际执行机构,28年来与中国各级政府合作, 共同实施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项目。

“湿地保护一直是一系列实施项目支持的优先领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说,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七增资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启动了“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国候鸟保护网络建设项目”。

“我们引进国际成功经验,通过广泛试验示范,结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东方智慧,加强各利益相关方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的方式提升了公众意识。”马超德说。

“近几年全球湿地情况不容乐观,这对生物多样性、邻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各国自身的发展都有影响。”委内瑞拉驻华大使朱塞佩·约夫雷达说,而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近期施行的《湿地保护法》为各国完善相关法律提供了重要借鉴。委内瑞拉愿同中国紧密合作,共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作出贡献。

中国古人曾写下“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浩浩汤汤几千年,与湿地休戚与共、和谐共生之道,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绵延至今,中国融入世界湿地保护大家庭,以东方智慧彰显湿地保护修复的活力。放眼未来,中国将继续为全球湿地保护贡献东方力量。

链 接

中国的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和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3个阶段,并随着《湿地保护法》的施行,进入了法治化发展新阶段。如今,中国湿地面积达到了5635万公顷,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种需求,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上一篇:新疆塔城持续强降雪多部门联合保畅通下一篇:事关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标准>
0.223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