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日期:2022-10-29   浏览:1726   来源:瑞金党性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今年,河南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小县城栾川的一纸乡村运营招募令登上热搜。一批青年大学生纷纷奔赴乡村,以民宿管家、旅游主播、研学导师、剧本杀主持人、新型农民等身份,化身“绿水青山合伙人”,形成了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潮。

驱车出栾川,沿伊河溯游而上,20分钟后抵达重渡沟收费站。向北行,是素有“北国水乡”之称的重渡沟景区,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向南走,车人难觅,略显冷清。没想到,这里却是年轻人贾东鹏奔赴的方向。

蹚过伊河水,再穿过一片玉米地,一座民宿小院映入眼帘。“以前谁能想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沟里,会有一群年轻人跋涉而来,享受无人烦扰的慢生活?”贾东鹏言语幽默又引人思考。

贾东鹏创办这间民宿前,小院还是四秋村废弃的村办小学。一次邂逅,让这个“90后”上班族调转了人生方向。贾东鹏卖了房和车,一头扎进了山里。半年时间,小院改头换面,贾东鹏还为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天使民宿·伴山”。尽管周边没有景区,但并不影响它的热度。四秋村火了,贾东鹏的事业也在栾川扎了根。

多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大规模铺开,发展的阵痛也随之而来。内容同质、千村一面,缺乏鲜明的定位和个性,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运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就连原来风风火火的景区型旅游村,再靠单纯贩卖“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的老套路,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审美疲劳”。

随着旅游方式加速迭代,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然而,固守赏山水、品土菜、忆乡愁“老三篇”的旅游村,已难以满足青年人的新需求。

“青年人流失、老龄化加剧等问题使乡村内生活力减弱。反映在乡村旅游层面,就是运营不善、创新不够、业态不活,年轻人不喜欢、不买账。”栾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欣欣直言。栾川人明白,搞文旅必须懂自己、懂游客、懂运营,而这三点都需要重新审视。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一个基本判断逐步形成共识:未来乡村形态必然是“青年友好型乡村”,要以青年人视角审视乡村,以年轻化业态引流消费。几经调查研究后,栾川找到了切入点。

今年开春,一纸“来栾川,做绿水青山合伙人”的乡村运营招募令面向全国发布,以51个乡村旅游精品村的生态资源,广揽青年运营人才,全面挖掘乡村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康养村、民俗村、摄影村、垂钓村、风车村、童话村……在招募中,当地跳出“小而全”老路子,提出30多个“专而精”乡村业态新方向。

“英雄帖”一出,揭榜者纷至沓来。从事矿业贸易的栾川人石彩芳便是其中之一。她相中了潭头镇大王庙村。大王庙历史上曾叫“文曲村”,以石桥、古树、老井、老宅名扬乡里,出了不少文化名人。“以前大王庙的开发不可谓不下功夫,在古村落保护修复、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然而,囿于业态和运营缺失,大王庙一直不温不火。”潭头镇党委书记李向珂坦言。石彩芳得知乡村运营招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返回家乡。遍访山村之后,石彩芳笃定地选择了大王庙,认为大王庙的文化资源就是为研学基地量身定制的。

路一顺,大王庙村的“棋局”顺势走活。农事研学让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红色研学以剧本杀形式,盘活了闲置的河南大学潭头办学纪念馆、乡愁民俗馆。“如今,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分红,集体收入打着滚往上翻。”大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杨国锋感慨。

大王庙的另辟蹊径是栾川乡村运营模式转型的一个缩影。乡村运营招募令发布以来,累计招引了200多个运营团队到栾川考察,成功签约15家,带动1000余名大学生到乡村创业,带动高端民宿、非遗研学、运动休闲、创意农庄等多元业态蓬勃发展。

“过去,美丽乡村建设习惯以行政手段推动。现在模式变了,乡村运营师说了算。在项目策划之初前置运营思维,市场在哪里,业态的选择就瞄准哪里,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栾川县委书记赵莉说。

在这轮青年返乡投身乡村运营的大潮中,栾川推出了一揽子激励政策,从制度层面保障创业所需,让大家“轻装上阵”。

2018年,不满30岁的张杏杏辞掉银行的工作,回到栾川县城开办了一家烘焙工作室。草莓是烘焙的重要原料。一开始,张杏杏在农场小量采购,后来她萌生了自己开农场的念头。恰逢乡村运营招募,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成想,事儿成了!“有志不在年高。我们就看中了这个姑娘的干劲、拼劲。”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郝跃川说。县里的支持也是实打实的,100万元集体经济引导资金、30万元免担保创业贷款、农业植保培训……很快,草莓基地就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并延伸植入了星空露营、野炊烧烤等业态,成为年轻人夜生活的集聚地。

“只要青年有志于乡村运营,我们就愿意给机会、给平台、给政策。”赵莉说,栾川向签约入驻的乡村运营师及其团队送上了政策大礼包,保障运营主体放心投资、安心运营。比如,在金融支持上,栾川推出“乡贤贷”金融产品,设立1000万元融资担保风险补偿金,30万元以下贷款免担保;在技能培训上,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栾川”工程,聚焦乡村运营所需,精准提供民宿管理、研学导师等专业培训;在运营奖励上,策划项目政府优先支持,运营费用政府给予补贴,运营突出给予高额奖励,有效激励运营主体献计献策。

当下,栾川乡村运营大学生引才计划正在形成“雁阵效应”。贾东鹏的“天使民宿·伴山”从一个小院招牌成长为集设计、施工、运营、培训于一体的产业品牌,汇聚了一大批民宿运营人才;石彩芳的“大王庙研学之旅”,带起了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研学导师团队;张杏杏的草莓农场也有了新规划,规模要再扩充,业态会更多元,还有更多小伙伴加入……以生态搭建舞台,以青年吸引青年,以运营激活乡村,这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必将结出美丽乡村的甜美果实。(夏先清 杨子佩)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四季的味道】他在白族民居上作画,青瓦白墙间有艺术梦下一篇:我国成功布设“海底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0.136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