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日期:2023-01-16   浏览:954   来源:瑞金党性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求是》杂志评论员

“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笃定信心、稳中求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在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作出宏观展望,重点部署了今后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按照党中央部署扎扎实实推进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深刻把握“首要任务”,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经济数据: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球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温和上涨2%;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预计全年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

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巨大潜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定向领航。眼下,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进取的蓬勃活力。各地区各部门加紧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按下经济恢复“快进键”,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工厂车间加快复工复产,港口码头车水马龙,超市商场繁华如常……一个生机焕发的中国、自信自强的中国,正在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金光大道上阔步行进。

深刻把握“应有之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2022年4月中旬,一条围绕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进行网络征求意见的消息引发极大关注,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工作面向全党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短短五个来月,各平台征求意见页面总阅读量达6.6亿次,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其中超过97%是实名留言……人民群众的广泛响应、积极参与,尽显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无限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深刻阐述,强调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代,从“小院议事厅”,到“协商议事室”;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人大代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政协委员参与基层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从民法典草案编纂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通过一个个民主渠道,人民广泛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之中,意愿充分表达、诉求有效实现,奋进新时代的热情和力量得到极大激发。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新时代新征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人民的民主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的民主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深刻把握“精神力量”,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在历时三个多月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的展柜备受瞩目。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时间跨度百余年,字里行间回响着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铿锵足音。习总书记亲自为《复兴文库》作序,发出“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的时代强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伟大事业砥砺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文化工程即将结项,良渚、殷墟等遗址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取得丰硕成果,“时代楷模”、“最美人物”层出不穷,优秀文艺作品和节目不断涌现,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今日之中国,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灿烂,文化的力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深刻把握“生活品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岁末年初,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大江南北,一幕幕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的场景感人至深:成立市民诉求排忧解难专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企业“一药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并通过精准投放,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种“最后一百米”;医护人员昼夜奋战,咬紧牙关坚守阵地,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三年抗疫,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这一年,总书记每到一处考察调研,问收入、话教育、看养老、谈就业,牵挂的都是百姓的安危冷暖。这一年,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社保降低费率、缓缴费,积极稳岗位扩就业……一项项务实举措落地生效,支撑起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深刻把握“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岁末,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空气质量改善“双赢”,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多项排放控制标准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既彰显了我国“蓝天保卫战”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对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正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徐徐铺展。

深刻把握三个“第一”,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3年1月1日,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顺利完成新年首飞。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科技战线捷报频传: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运油-20飞机展翅云霄,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优先和突出位置。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1位,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已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党和国家事业布局中,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单列部分作出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也首次将法治建设、国家安全单列部分作出部署。在法治建设上,强调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国家安全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提出大政方针、作出工作部署,强调要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长期的,要分清轻重缓急,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防止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结合自身实际,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创造性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三个务必”,担当作为、求真务实,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来源:《求是》


<上一篇:辽宁沈阳铁西区:科技攻关补短板自主创新强实力下一篇:这份“硬核”拜年“酷”味十足>
0.075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