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秋收时节好“丰”景
 日期:2022-11-17   浏览:853   来源:瑞金党性教育培训  返回列表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丰收了,全年粮食丰收就成了。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夏耘秋收,季季压茬。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产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大国粮仓稳,高质量发展底气足。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的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国秋粮收获已接近尾声,全国秋粮基本丰收到手。

进入11月,我国北方已经进入冬季,秋粮收获已经全部完成。与此同时,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稻也在抓紧收获扫尾,风吹稻浪,满眼金黄。

在江苏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的新康村,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作业,2台收割机正来回穿梭,2000多亩水稻要在十天内“颗粒归仓”。

今年我国南方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常州市出现了51天高温,打破了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高温持续时间长,而汛期降水也是异常偏少,不仅对江苏,也对整个长江流域的秋粮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尽管遭遇了严重的气象干旱,但气象干旱并没有导致农作物出现大范围干旱的情况,南方水稻主产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再加上这些年国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农田水利设施和蓄水保灌能力都明显提升,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温旱情的影响。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吴洪伟:“沟渠相通,排灌畅通,极大地保障了农田抗旱保苗用水的需求,对确保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于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灌溉条件不错,今年,常州市金种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的500多亩水稻迎来了丰收,负责人黄玉祥介绍,他使用的自动灌溉系统,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用水量,智能操作实现精准灌水。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我国南方地区中稻大约89%有灌溉条件,双季晚稻95%以上可灌溉。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吴洪伟:“见旱不见灾,去年年底全国总共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已经达到9亿亩,其中南方地区的中稻和双季晚稻种植区域,大部分都具备了旱涝保收的灌排条件。”

除了发挥高标准农田的灌溉优势、更加高效利用灌溉水源,一些地方还通过多种渠道全力抗旱保丰收。

在南方遭遇干旱的几个省中,江西、湖南等几个省最为严重。自7月12日江西局部开始出现重度气象干旱以来,已持续120多天,其中85%的县(市、区)仍维持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

张小高是江西新余的种粮大户,今年夏天旱情严重时,他也曾担心今年的晚稻会减产。好在当地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协调了袁惠渠工程管理局,对灌溉水源实时监测,科学、系统调配用水,确保管理灌区3.17万亩农田用水需求。

江西袁惠渠工程管理局第一管理段段长倪立新:“通过灌区升级改造的智慧闸点,对灌区流量、水位、墒情进行实时监测,结合乡镇、村委收集农户的用水情况,以及农作物生长期来综合研判用水需求,精准放水。”

由于生产用水保障及时,张小高今年千亩晚稻获得丰收,亩产达到1300斤,有效挽回了损失。

为拓宽农田灌溉水源,新余市还自筹资金“送井下乡”,为各地缺水农田钻井取水。为应对全省严峻旱情,江西还抢抓时机,实施了大规模立体化空地联合作业,人工增雨。

江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杨晓兰:“飞机作业来之前,我们省抗旱手段基本上是靠地面的,主要是火箭、烟炉这些手段来开展作业。飞机来了以后作业是成片的,有效飞一次最大影响面积可以达到9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鄱阳湖的面积。”

除了围绕着“水源”想办法,江西还有一些地方早早地就在种子上做起了文章。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近年来南方地区加大了抗高温干旱水稻品种的推广力度,江西今年推广了850万亩“更耐热耐旱”的杂交稻,占全省中稻面积6成以上,有效缓解了旱情的影响。

为了将旱灾的影响降至最低,全国各地从中央到地方,多个部门联动,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中央财政安排100亿元重点支持中稻抗旱救灾。水利部两次实施长江流域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统筹调度60多亿立方水。农业农村部制定分作物抗旱技术指导意见,派出科技小分队蹲点指导抗旱夺丰收。中国气象局加强旱情监测预警,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江西,截至11月10日,当地累计投抗旱 数 363.66万 次,先后投入抗旱资金22.45亿元,全省挽回粮食作物损失54.63亿元。

尽管旱情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秋粮生产,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南方12省(市)中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因高温干旱受灾面积为3119万亩,大多是丘陵岗地、“望天田”和部分灌区末端等没有灌溉水源条件的地块。但从影响范围和程度看,受灾面积占南方秋粮的6.1%,仅占全国秋粮的2.4%。而南方未受灾的4.8亿亩秋粮,有望弥补部分区域损失。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车洪杰:“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江西有2成左右的中晚稻受灾。得益于各地千方百计增辟水源、及时灌溉补墒,加之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使得全省中稻晚稻成灾、绝收面积降到了最低,水源有保障的中晚稻还实现了一定程度增产,全省秋粮生产总体保持稳定。”

跟南方高温干旱的气候不同,占全国秋粮产量七成以上的北方主产区,今年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收成喜人,因此,从全国秋粮生产整体形势看,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作为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今年黑河市的大豆产量也得到全面提升。前不久,农民宋岩龙种植的350亩大豆喜获丰收。

大豆平均亩产400斤是宋岩龙从事农业生产以来的最高纪录。这一数字的背后其实是农业科技力量的支撑。今年,黑龙江省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通过农技改良、选育优种、新式农机应用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大豆的产量。

今年,黑河市的大豆平均单产达到312.8斤,亩均增加19.8斤,增长6.8%。

黑龙江省黑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辉:“对标农垦标准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实施伙伴行动,开展高产创建,强化服务指导,加大大豆优质品种和大豆大垄密植等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实行大型先进农机规模化标准化作业,大豆产能持续提升。”

目前黑龙江省全省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从专家测产和农民实际收获看,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随着秋收结束,秋粮集中收购和秋整秋种也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之一,今年山东玉米收获面积达到5815万亩。这两天,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刘桥镇粮食烘干存储点,前来送粮的车辆络绎不绝。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齐河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2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连续14年超22亿斤。今年,齐河县在各乡镇统一规划建设16处烘干塔及配套粮仓,为农户提供代烘干、代加工、代存储、代清理、代销售的粮食“五代”服务。

入秋以来,齐河县引导全县95家粮食经营企业和产后服务网点入市收购秋粮,将粮食收购的网络延伸到全县主要的中心村镇,实现3公里售粮服务圈。

山东省齐河县粮食安全保障中心全链条节粮减损办主任李明:“将秋粮收储的触角延伸到全县各村户,甚至农民的田间地头,方便了农民售粮变现。同时,积极宣传安全储粮知识,开展秋粮收获质量调查和检测,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目前全国秋粮收购进展顺利,各类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市场购销较为活跃,收购进度快于上年。随着全国秋粮丰收入库,各地的秋种也在同步进行。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冬油菜播种进度已经超过95%。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今年秋播区北方冬麦区出现了大范围降雨,土壤底墒比较好,播后光温充足,小麦播期集中,播种质量比较高,基本实现了一播全苗。今年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利用冬闲田来扩种冬油菜,江西、湖南、湖北这些受旱地区千方百计抗旱保播保苗。目前来看全国稳麦扩油任务落实进展总体顺利,为明年的夏季粮油丰收奠定了较好基础。”

在夏粮、早稻丰收到手的基础上,秋粮再获丰收,为端牢中国饭碗、稳定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回望全年,丰收来之不易。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这就需要我们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让希望的田野更加生机勃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制片人丨刘雪松 李作诗

编辑丨皮望星 汤涛 熊传刚 熊方 杨洋 冯志远 魏雯雯 于文波 宋建春 李秉禅

摄像丨吕少波 刘宇涵 张安 李希文

责编丨温娜 马汝涛

剪辑丨郑煜 张文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一篇:能效水平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数据中心刷新“绿色标准”下一篇:积分管理健康升级(深阅读)>
0.132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